这两个男人到浦北搞事情,结果一个笑一个哭……对小江瓷做了这事
↓↓↓感人至深的微电影《小江有瓷》↓↓↓https://imgcache.qq.com/tencentvideo_v1/playerv3/TPout.swf?max_age=86400&v=20161117&vid=r0541drbsib&auto=0我们这里讲的是一则关于马山人的江湖旧闻。
有两个马山男人:
一个姓王,金钗人;一个姓覃,白山镇人。
两人合伙去外地搞了一个事情,震动了一个县的官方和民间。
搞事的结果是:一个人笑了,一个人哭了……
他们是谁?
到外地搞什么事情?
笑的为什么笑?
哭的为什么哭?
这位拿着稿子讲话的男人,姓王,是他打电话给姓覃的去浦北搞事情的。
2017年9月的一天,姓覃的男人接到一个电话,是姓王的男人打来的。
姓王的很客气,先是给姓覃的很多赞美之词,高帽一顶接一顶地戴在姓覃的头上,比如说“覃哥你是马山的牛人”、“我必须找你去搞这个事情”……之类等等,直夸得姓覃的心里飘飘然,只差没飞起来。
姓王打这个电话,是要姓覃的去搞一件大事情。
听姓王的讲了一大堆,姓覃的知道:
这趟差事,不去不行了!
这个姓覃的男人,接到电话的时候正在健身,看样子是要搞事情的节奏!
姓王的名叫王杰清,是广西电视台《绿色广西》栏目的制片人、总导演,广西文化名人。
姓覃的名叫覃炳陆,影视编剧、导演,也就是我们《大马山啯》公众号的主编。
这位王杰清先生,找覃炳陆先生,是要去钦州市浦北县拍电影!
原来,浦北县人民政府要拍几部微电影,要在县庆上展映,这个名叫王杰清的马山人很牛逼,一口气接了五部微电影的拍摄任务,由他担任总导演。
离县庆时间很近了,任务很重,王杰清先生虽然很牛逼,但是他一个人导不了五部微电影啊!
所以只能请覃炳陆先生等人帮忙。
每一部电影都会凝聚很多人的心血。
他们第一趟去浦北,是要采风、找选题、写剧本。
上了王先生的别克GL8商务车,覃先生就觉得压力扑面而来,因为同行的,有几位编剧大咖,在广西影视界里名气都不小!
王先生解释说,叫几个编剧一起去,是为了多出几个剧本,好择优采用!
果然,有钱人就是这么霸气!
覃先生上了贼车,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了,暗暗思忖:要是写不出合意的剧本,电影没得拍,只能回兴华吃玉米粥了!
采风团走了浦北很多地方,城里也走,乡下也走,看风景,看历史,看人物……
一路走下来,收获很大。
浦北县的县城,名叫小江镇,就像我们马山县的白山镇一样。
小江有一种瓷器,名叫小江瓷,在历史上鼎鼎有名——古有“北有景德镇,南有小江瓷”的说法。
浦北小江瓷。
参观小江瓷博物馆的时候,覃先生被厚重的历史击中了心脏,突然心血来潮,灵感迸发,有了清晰的故事脉络!
于是覃先生说:“我要写小江瓷的故事!”
听了覃先生的初步创意,王先生很高兴,笑着说:“好好好。”
这是王先生第一次笑!
接下来是覃先生的第一次哭——
从浦北回来后,覃先生跑回白山镇兴华村的家里,躲在山脚下的房间,关起门来写剧本。
写着写着,覃先生居然流泪了——被自己写的剧本感动到了……
花了两天时间,剧本写完,发给王先生看。
王先生看完剧本,又连说了三个字:“好好好。”
这个事情就这么成了。
按照合约,覃先生写的剧本,由覃先生来做导演。
所以下面的表述,覃先生变成了覃导演。
接着是进入筹备阶段。
照例是勘景,找演员。
勘景,覃导演又跑一趟浦北,把剧本中所写的场景,一个一个落实下来,这个没有太大的难度。
最大的难度仍然是找演员。
首先是找一个香港演员,要是找个内地的人冒充,估计怎么演都不像,必须找个真实的香港人。
覃导演认识一个香港人,名叫杨达西,当年他在南宁教英语,很热爱表演,跟覃先生拍过一个电视短剧,在广西电视台影视频道播出,还获了奖。
打电话给杨达西先生,他说,他在香港。
覃导演问他能不能来拍这个戏?
杨达西看了这个剧本,很喜欢,说可以来。
覃导演一听,兴奋地说,不是“可以来”,是必须来!
虽然片酬不多,杨达西先生还是从香港赶了过来。
杨达西先生旅途劳顿,中途还下错了站,他身体不是太好,一番折腾下来,很累,但是他毫无怨言,这一点让大家都很感动。
第二个是做陶瓷的老师傅这个角色,覃导演物色了几个人选,都不合意。有一天去窑炉那边勘景,看见窑炉前有一位老师傅,形象、气质、言谈都很符合导演的要求。
覃导演兴奋地说:“就要这位!”
这位师傅惊慌地说:“我不会演戏,从来没演过。”
覃导演说:“你一定要演,一定要!”
这位师傅很为难:“我怕演不好,演坏你的电影。”
覃导演说:“我看人不会错,你一定可以!”
这位师傅还是忙不迭地推辞。
浦北县政协文史办主任刘克同志。
回来的路上,覃导演还反反复复地说:“这个人一定要来演啊,一定要,必须要……”
有人告诉覃导演:“他不是做陶瓷的师傅,他是浦北县政协办公室文史委主任刘克,平时工作很忙,不知道有没有时间来拍这个戏。”
覃导演一听就有点慌了,吃饭的时候还在絮絮叨叨这个事情!
随行的镇里工作人员看在眼里,也跟着急在心上,再次联系刘克主任。
沟通半天,有人告诉覃导演,刘克主任答应了!
覃导演一听,在吃饭的包厢里站起来,开怀大笑,喜不自禁。
选第三位演员的时候,覃导演第二次哭——
写到这里,为更方便描述这位覃导演的内心感受,从这里开始,把“覃导演”三个字,换成“我”,这样读起来更真实。
这个戏里,有两位百岁老人。
县里的人告诉我,60公里外的大成镇,有几位百岁老人,可以过去挑选。
我一听,立马叫人带我去看。
我们早上出发,到达大成镇的时候已经是中午吃饭时间,大成镇文化站的李明华大哥早就等在那里,说要先带我们去吃饭,再去跟百岁老人谈。
闲聊当中,我听说百岁老人中午要午睡,急忙推掉午餐,先去找老人看看。
很幸运,找了两位老人,都是一眼就相中了,符合我的要求。
103岁的老人吴金钰。
饰演太奶奶的这位老人名叫吴金钰,已经103岁,脸上满是岁月的沧桑,但是精神气还不错。
当时她正在跟人打麻将,我们叫她来试镜的时候,她步履轻盈地回家。
不过,她完全不知道拍电影是怎么回事。
她坐在藤椅上,我半跪在她面前,握着她的手,慢慢跟她讲拍电影是怎么回事。
她耐心地听着,听了她也不懂,她慈祥地对我说:“孩子,你很好,你要我做什么,我就做什么。”
这是来自一百年历史的声音,厚重的岁月的感觉,让我无法抑制内心的感慨!
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在眼眶里打转,真的很感动,很感动……
找另外几个演员,都没什么难度,略过。
开机那天,我们在小江瓷艺术馆开拍第一组镜头,有一位老人急匆匆地闯进片场,拿着剧本向我们打听:“这是谁写的剧本?”
有人把他带到我面前,说:“这是覃导写的剧本。”
老人紧紧握着我的手,眼泪掉了下来:“写得太好了,写出了我们小江瓷的灵魂……”
——他叫陈世俊,是小江瓷手工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,电影里的陈师傅,几乎写的就是他!
事实上,拍摄这个电影的过程,对我来说是一个虐心的过程,我拍过不少催人泪下的影片,但是这个影片最让我伤感。
一种无法形容的历史厚重感,从头到尾笼罩着我,让我既感慨又伤怀……
青葱岁月,百年沧桑,交织在一起,让我感怀伤世。
拍瓷窑跳舞的那段夜戏,几乎通宵达旦,这个过程,我一直都很伤感,青春年华和百年沧桑,在我心里交织。上车回城的路上,我看着车窗外的夜色,悄悄掉泪……
不好意思,我一向这么感性。
拍太奶奶相认瓷瓶那段戏,我又感受到来自岁月的凝重,压得我喘不过气来。
这段戏拍得很艰难,因为太奶奶从来没拍过戏,甚至摄像机都没见过。
我们重拍了几条,她都很配合。
拍到最后一条,太奶奶的午餐时间到了——她吃饭一向都很准时,也许是这样有规律的生活,让她活到103岁仍然神采奕奕!
太奶奶吃完午饭,按照作息规律,她该午睡了,可是还有一个镜头还没完成。
看见我们一帮人都在等她,她过意不去,说:“先把事情做完吧。”
我们劝她先休息一下,我们可以等。
她说:“不,我们先拍完。”
她的语气很从容,一百年的岁月,她见过的太多太多,这让她的心态非常从容。
这让非常非常感动,真的,我转身抹眼泪了。
一半是因为这种感动,一半是因为剧情里,那种萦绕不去的伤感。
拍这个戏,最难的还有:里面的演员,除了香港那位杨达西拍过一个短剧,其他所有的演员都是第一次拍电影,没有表演经验,没有专业知识,都是一点一点抠着表演。
两位演员背不了台词,进度非常慢。
杨达西和刘克主任,都是上了年纪的人,台词老是记不住。坐大厅里的一场对话戏,每人也就几句话,我们从下午4点开始,拍到深夜12点半,足足拍了8个多小时。
小江瓷艺术馆的总经理林河源说:“我接待过很多拍摄团队,除了中央电视台,也就见你们最认真、最敬业!”
至高的评价,愧不敢当,唯尽心而已!
当晚,林河源亲自买来宵夜,我们拍完收工的时候,大家都有一口热饭吃,很感激!
8小时高强度的拍摄,杨达西累倒了,第二天本来有他的戏,我们只好调整拍摄计划,让他休息一天。
青年演员唐子宏。
女演员唐子宏,按照剧本,她只有跳舞的那场戏,拍完了跳舞的戏她就赶回广西艺术学院上课。准备拍古宅的那场戏,我突然有一个想法,就是让小女孩站在古宅院子里,回眸瞬间看见了年轻的太奶奶……
这就需要第三天唐子宏从南宁重返浦北,就拍一个镜头。
制片主任小吴联系唐子宏,唐子宏却已经安排好了,要参加一个义工,可以赚学分的活动,说是不能来。
我很失落,说不能来就算了。
谁知这让我落下心病了,吃饭的时候,我又问:“唐子宏能不能来?”
小吴又联系唐子宏,回答是真的安排不过来,不能来。
我哦了一声,很失落。
接下来的拍摄里面,我心里一直放着这个事情,走神了好几次。
晚上回到宾馆,我翻来覆去睡不着,又打电话给小吴,说:“你能不能再动员一下唐子宏?就一个镜头,拜托了!如果片酬谈不拢,差的部分我补,路费也是我给。”
小吴说再努力一把。
这样又过了一天,第二天吃晚饭的时候,他们告诉我:“唐子宏同意来了!”
我砰地放下饭碗,激动地站起来,说:“太好了!”
——绝对真实!!!
第二天早上,唐子宏风尘仆仆地从南宁赶回浦北,路上据说堵了一个多小时,不过对我来说,人能来,已经是阿弥陀佛,谢天谢地了!
唐子宏专程从南宁赶到浦北,放下行李,吃个盒饭,马上化妆。
唐子宏到了片场,我们正在吃盒饭,她端起盒饭就吃,完了立马化妆,拍摄。
最后的成片里,她的镜头只有几秒钟,为了这几秒钟镜头,我心里一块石头悬了两天两夜……
最后,影片不负众望,浦北县庆,王杰清总导演拍摄的五部微电影在人民广场展映,引起强烈反响,露天影院也几乎被挤得水泄不通。
看到如此盛况,王杰清总导演笑得合不拢嘴!
——也不枉我在片场哭几回!
后来,这部影片还获得了以下两个奖项:
本届展播,广西共有7部微电影获奖,我导演的《小江有瓷》和《开往春天的巴士》双双上榜。
2017年度全国“金鹰杯”微电影大赛二等奖;
2018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、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,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、广西网络文化协会承办的“壮美广西·网播天下”原创网络视听节目推优展播活动中,荣获优秀作品奖(不设一二三等奖)。
以下是影片拍摄的片场花絮——
看题目吓了一跳,还以为他们做了什么事 两个外地人在浦北搞搞阵,浦北人不自己弄? 红椎菌一朵 发表于 2019-4-16 15:13
看题目吓了一跳,还以为他们做了什么事
做了能宣传浦北的事情 讲了一堆,本地人居然都不及外来人对小江瓷了解的那么透彻 红椎菌一朵 发表于 2019-4-16 15:13
看题目吓了一跳,还以为他们做了什么事
太长了,看不下去,直接说这得的奖含金量高不高 浦北应该投资钱弄一部出名的,带动经济 看过了,但是没看得出什么,感觉不好看 瞪谁谁怀孕 发表于 2019-4-16 15:40
看过了,但是没看得出什么,感觉不好看
人家看的是情怀 感谢帮浦北宣传了小江瓷 草原上的野马 发表于 2019-4-16 15:39
浦北应该投资钱弄一部出名的,带动经济
别是搞得各种涨价高消费,却工资不提高 此时一名网友默默的路过 身为一个小江人,我怎么不知道小江瓷!我怕不是个假的小江人 呵呵,曾经最大的那个现在被搞成什么样子了,那个老板还欠着几十个工人的工资呢,现在就一条窑还拍电影?我就是在哪里长大的,一砖一瓦都变样了
知趣知事 发表于 2019-4-16 21:02
呵呵,曾经最大的那个现在被搞成什么样子了,那个老板还欠着几十个工人的工资呢,现在就一条窑还拍电影?我 ...
一看就是有故事
页:
[1]